close

認識肝癌典型病例  有過一個肝癌病人,他的家屬還在醫療行業工作。這位患者發現病情時,已經是肝癌晚期,出現骨轉移,從發現到死亡,不到一年時間,花了40多萬。他是一個典型的“過度治療”的受害者。  治療中,這位病人手術、放療、化療,按照“規範”全都用上了,但病人的狀況一次比一次糟,因為反復放、化療,會事與願違地促使病人加速肝衰竭。  手術20多天后,才做骨掃描,發現癌細胞已經出現骨轉移。專業醫生都很清楚一個原則,即出現骨轉移的病人,通過微創和介入治療效果更好一些。但遺憾的是,骨掃描這個最重要的檢查被忽視了。那次手術之後,病人就再也沒能站起來,後續的化療、放療,又使肝功能急劇下降,病人消化道、口腔、鼻腔出血。一個看似積極的治療方案,就這樣加速了病情惡化,讓生命過早地走向終點。癌症為何讓人不寒而慄  癌症,為何讓人不寒而慄?  人們一聽到“癌症”就會不寒而慄。因為相比其他疾病,除了要經歷昂貴且痛苦的手術、放療、化療外,還有疼痛、腹水、消瘦等與癌症相伴,癌症患者會時時籠罩在死亡陰影中,這就是人們談癌色變的原因。  客觀地說,醫學的進步只是提高了癌症早期的治療效果,對於晚期癌症依然是良策甚少。癌症治療的三大手段(手術、放療、化療)給病人帶來了許多額外的痛苦,經歷過化療的人大都有“生不如死”的感覺,用這麼多傷害性的、攻擊性的治療,這在其他疾病上是很難見到的。癌症,只是一種慢性病!  “癌症是不治之症!”這是時下絕大多數人對癌症的認識。  事實上,癌症並不可怕,它其實就像高血壓、糖尿病一樣,只是一種慢性病。癌症並非不治之症,只要把握好時機與方法,很多癌症是可以控制的,是可以與人“和平共處”的,而防治癌症的鑰匙,其實就在您自己手上!  就像衰老一樣,癌症只是一種難以避免的生理異常。國外有屍檢資料顯示,80歲以上者有1/4身患癌症,卻無任何不適,而死于癌症以外的其他因素。這似乎可以說明,人的年齡越大,腫瘤的自然發展就越慢,威脅和危害就越小。  說“癌症只是一種慢性病”,可以指導患者不受錯誤觀點的誤導而精神崩潰,更重要的是,它還指導醫生們從另一個角度看待癌症的治療,讓癌症治療回到正確的軌道上。攻擊性治療擊垮病人  傳統治療癌症的方法——手術、放療、化療,其指導思想是“尋找與破壞”。就是盡可能癌症,切莫過度治療  尋找癌細胞的“蛛絲馬跡”,一旦發現癌症“敵情”,馬上採取攻擊性治療方法,務求徹底殺滅癌細胞。但這種“規範”方法卻往往導致過度治療,一方面讓病人產生極度的痛苦和恐懼感,且常常因病致貧、難以為繼,另一方面會因過度重視“病”而忽略“人”,最終導致“正”“邪”同歸於盡,玉石俱焚!正確的治療原則  早期以“攻邪”為主:採取放、化療控制病情;中、晚期宜“攻補兼施”或“扶正”:採取“干預性治療”。  “干預性治療”的目標是,盡可能減小疾病對患者生活與生存帶來的不利影響,控制或減緩該病的發展或惡化態勢,?明患者活得更好,活得更長。專業的、規範的表達就是:力求癌症患者延長“有生存品質的生存時間”。腫瘤治療,中醫好還是西醫好?  西醫講究普遍性,中醫講究個體化;西醫講究通過大樣本的資料分析得出結論,中醫講究在整體觀指導下的辨證施治。其實,在腫瘤治療上,中西醫治療各有優勢,殊途同歸。  西醫治療腫瘤重視局部的治療;而中醫的治療重視全身。兩者結合起來則是完善的方案。結合得好,腫瘤治療效果一定會提高。西醫猶如單兵作戰,強調的是殺滅癌細胞;中醫的組方卻像聯合作戰,有主攻、有保護、有清障、有後援,而這是較為合理的。  手術後增強患者的免疫力,增加營養,增強體質,增強內在的抵抗力,這樣,隨著“正氣”的恢復,“邪氣”就會得到抑制,患者的生活品質也會明顯提高。認真的台灣人得肝病的很多提供中醫在治療過程的一些方法與戰術認識 認識一下對中 西 醫師在專業上對病患有其不同的見解有一些知識可以了解 了解認識它 就能防備它自己有知識比,聽別人說來的有意義也給自己多一點判斷的能力!沒知識也要看電視.看電視也不一定有知識(也許...電視太多商業行為)有病還是需要看醫生 感恩~嗡 嘛呢唄咪 吽  快樂迪happyday by21金/160 2010.10.21.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bb23205 的頭像
    bb23205

    整形

    bb23205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